找到相关内容545篇,用时1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修定的基本方法——致光法师修止和修观的差别

    都集中在同一境界,这就叫入定——三摩钵地。   经行可以克服昏沉和   有些人一静坐就会有昏沉、散乱、等烦恼。凡是静坐时很昏沉不要硬硬支撑。就是说,你坐了十五分钟以后,觉得很昏沉,可以去洗...小时,不相等的。我如果在这里坐一小时,心里老打妄想,我是在这里打妄想一小时。那么,静坐时坐得很昏沉,很掉,怎么办?可以口含一粒糖或起来经行,经行能克服昏沉和。如果你静坐一小时,前面十五分钟都很清醒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255282157.html
  • 大乘百法明门论

    、四覆、五诳、六谄、七矫、八害、九嫉、十悭、十一无惭、十二无愧、十三不信、十四懈怠、十五放逸、十六昏沉、十七、十八失念、十九不正知、二十散乱。   六不定四者:一睡眠、二恶作、三寻、四伺。  ...

    天亲菩萨造

    法相|唯识|般若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2/09050694599.html
  • 尕藏加:藏密诸派及其理论与实践 4

    初修者须专注一缘,切不可移换观想之境。若静坐时意识中观起的境相与所观境不同,万不可随之而转,应立即弃舍,系心于本来观境。  心住定时,沉没为大过失,应以“正知”对治。这里所谓的“”,是指因观想可爱之境而引起联想,属于贪爱一类障碍入定的杂念生起,此分粗细二种:粗掉指忽生贪着希求外境之念;微细指心中将出现亲友或所爱乐的声色等境。所谓的“沉没”,指心于所缘执持力缓或不极明,如同入暗室而不能...

    尕藏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431964692.html
  • 《内在品质的生活》摘要

    另一个层次的工作而运作。换言之,已上升到五个较细的烦恼(五上分结)的层次:色贪、无色贪、慢、与无明。  24. 因此,具有完全断除我见二十相能力的人是落在不还果的身上,因为只有在他们的层次,他们的心...全面脱离,不再对美与丑感到兴趣了。在这一刻,与身体相关的欲望被解决了。  35. 无上证得的第四层是阿罗汉果。依据经典,阿罗汉已断除十结:五下分结与五上分结(色贪、无色贪、 慢、 、 无明)。   ...

    阿姜摩诃布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85754770.html
  • 集谛

    说应翻阅参考。  (3)烦恼的共相,一切烦恼生时,皆能令身心相续不寂静转,故不寂静性,是诸烦恼的共相,《杂集论》借随烦恼六个名数显示诸烦恼的共相有六种差别:即散乱不寂静性、颠倒不寂静性、不寂静性、...除去根本烦恼以外的所余染污心所,依《百法明门》所立有二十种:即忿、恨、覆、恼、嫉、悭、诳、谄、害、骄、无惭、无愧、、昏沉、不信、懈怠、放逸、失念、散乱、不正知。这二十种随惑,都是从根本烦恼而起,所以...

    正果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40942968.html
  • 陈鹏释译:唯识四论(2)

    平等:指没有贪执,不分彼此。佛教所谓「平等智」,就是「无分别智」,即没有虚妄分别。]正直无功用住[注释:无功用住:不计较功用得失。住,占住、居有。]为性。对治掉[注释::指心意轻浮躁动,是随烦恼...「」。参见注(46)和(57)。」时,初心平等,次心正直,后无功用。此初中后差别之位也。此亦即四法者,离彼四法无别相用矣。何知无别?曰:若能令静却是四法,若所令静[注释:所令静:是心情平静本身,与...

    陈鹏释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45250002.html
  • 巴利文词汇集

    、色界欲(对色界生命之欲)、无色界欲(对无色界生命之欲)、我慢、、无明。须陀洹道断除首三结;斯陀含道减弱欲欲及瞋恨;阿那含道进而断除它们;阿罗汉道则断除其余五结。  十种波罗蜜:布施、持戒、出离、...妥善地专注于修行的对象。第三种盖是昏沉睡眠。如果心力薄弱或对修行的对象提不起兴趣,则昏沉睡眠会发生。然而,有时昏沉睡眠也可能因为疲劳或睡眠不足所引起。第四种盖是与后悔。如果你的心情扰动不安()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4349839.html
  • 唯识三十颂及科判

    等三根 勤安不放逸 行舍及不害烦恼为贪瞋 痴慢疑恶见 随烦恼为忿 恨覆恼嫉悭诳谄与害憍 无惭及无愧 与昏沉 不信并懈怠放逸及失念 散乱不正知 不定谓悔眠 寻伺二各二依止根本识 五识随缘现 或俱或不... 烦恼: 烦恼为贪瞋,痴慢疑恶见。 随烦恼:随烦恼为忿,恨覆恼嫉悭,诳谄与害憍,无惭及无愧     与昏沉,不信并懈怠,放逸及失念,散乱不正知。 不定: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31453338.html
  • 论述唯识学三能变思想(2)

    面最小,只能同类相生,个别生起,故称“小随烦恼”;无惭和无愧发生作用的面稍宽,遍不善心,故称“中随烦恼”;、昏沉、不信、懈怠、放逸、失念、散乱、不正知的八种发生作用的面最宽,遍行染心,故称“大随...,染污心所行蕴所摄,随烦恼起故,  亦名随烦恼,不名烦恼,非根本故。[113]  唯识学为什么唯以此忿等十个小随烦恼;无惭和无愧两个中随烦恼;、昏沉等八个大随烦恼的二十个随烦恼心所名为随烦恼心所呢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35155698.html
  • 《辨中边论》探微(4)

    ,味著等持,昏沉,即内散乱。矫示者,即相散乱,矫现相已修定加行故。我执者,即粗重散乱,由粗重力,我慢现行故。心下劣者,即作意散乱,依下劣乘起作意故。菩萨于此六散乱相,应遍了知,当速除灭。   ...中的散乱心所。因为有散乱心所,即使坐着也浮想联翩,心无法定下来,想着各种各样的问题。这些都是散乱的作用。   “味沉掉者,味著等持昏沉,即内散乱。”内散乱的体属于贪的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82256518.html